内河船舶被视为最具生态友好性的交通运输工具,没有其他运输方式能够以如此环保的方式实现同样的运输性能。汉堡港是德国第三大内陆港口。2021年,约有11000艘内河船舶停靠在专门为其设置的约100个泊位上,运输约700万吨货物。货物每天由易北河和各运河出发,运往内陆。易北河中上游拥有面向马格德堡、阿肯、托尔高、里萨、德累斯顿等方向的定期航线,甚至可以通往捷克共和国的德钦、圣纳德拉贝姆和洛沃西。易北河下游还可通往布伦斯比特尔、库沙文和吕克施塔特等地。易北河侧航道与地中海相连,通向布伦瑞克、法勒斯雷本、哈尔登斯勒本、汉诺威、明登等地,还包括鲁尔地区和莱茵、梅因、摩泽尔、内卡等地的内陆港口。同时,货物也可以通过内陆水道抵达柏林。
汉堡港务局(HPA)正在制定一项全新的计划,旨在推进汉堡内河航运的智能交通系统(ITS)战略,优化内河船舶服务的数据共享。未来,运输链中所有参与者的交通数据都将录入系统,包括内河船舶的时刻表和货物数据、码头/船闸/桥梁状态、易北河水位以及港务局长办公室和航海中心发布的其它实时交通信息。汉堡港务局内河航运战略负责人Saskia Zippel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提高汉堡港内河航运数据的可用性,确保运输过程的可靠性和可量化性,优化基础运输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率。”此外,智能交通系统将降低客户运输费用,提高内河航运的交通安全。运输链内的所有数据交流都将实现无纸化、精简化和高效化。这将有助于内河航运船长和码头更加灵活地应对非预期的延误或变更。并且,一旦将该系统与内河航运共同纳入智能港口物流(smartPORT logistics, SPL)项目,整个运输链都将更加透明、高效。汉堡港务局计划于明年实施首个试点项目,以了解汉堡港的泊位占用情况以及内河船只抵达情况。
汉堡港共设有106个内河船舶公共泊位。以下是汉堡港务局最新公布的区域地图。它清晰地标明了各泊位的具体位置,同时介绍了各泊位内设备的主要特点。目前该地图仍在持续扩展和更新中。(地图来源:www.hamburg-port-authority.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