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历史的铁轨
汉堡港铁路是汉堡港务局(HPA)的一个部门,它连接船舶和铁路已有将近160年的历史——且自那时起它对汉堡港口和欧洲腹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就与日俱增。汉堡港口铁路于1866年8月开通,由柏林-汉堡铁路公司运营、负责柏林火车站和桑托卡伊(Sandtorkai )之间的连接。线路的开通揭开了变化的新篇章: 每天约有210列货物列车运行在港口铁路的轨道上,总共有5,600多节车厢通过。港口铁路网包括近300公里的轨道,约771个道岔,其中155公里是电气化的。
"在汉堡港口铁路建成的近160年里,它已经从桑托卡伊的一个简单的联轨支线铁道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调度场系统;且汉堡港口铁路现在已在欧洲占据了领先地位,汉堡也成为欧洲最大的铁路港口——我们对此感到无比自豪,"HPA首席执行官Jens Meier说。
港口铁路网络上的170多个铁路运输公司
自2005年HPA成立以来,港口铁路一直是其重要部门之一,目前有170名员工。2012年11月,港口铁路迎来了汉堡港的第100家铁路运输公司"Freightliner"的加盟。目前共有174家铁路运输公司正在使用该高效铁轨设施。
近年来,港口铁路逐年增长的速度也使其不断创下记录——2022年,港口铁路承担了4730万吨货物的运输任务,是继2021年和2019年之后的第三好成绩。汉堡也维持了世界最大铁路港口的地位。
"我们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努力不断提高我们作为创新驱动者的地位,"港口铁路部门负责人Harald Kreft说,“把目光投向我们自己的服务区框架之外也很重要,因为港口铁路是集装箱船舶装卸码头和欧洲铁路网之间的纽带"。
港口铁路是智能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港口(smartPORT)发展过程中自然少不了港口铁路的参与。智能港口的理念也在transPORT铁路的发展中变得更加清晰。汉堡港的铁路交通管理系统负责交通参与者间的数据交换,并将汉堡港口铁路的所有列车行程、轨道占用情况和装载过程进行全透明的绘制展示。
transPORT铁路的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数据接口,尽可能地实现必要的自动化通信。港口铁路借助transPORT铁路正在实现未来导向的建设,其长期目标是即使在列车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仍能使港口的铁路交通变得更加高效。
新建设的Kattwyk铁路桥(易北河升降桥)进一步优化了汉堡港的交通流。起初的Kattwyk桥既用于铁路输运又用于公路运输,汉堡港务局HPA对此处交通进行了拆分,还通过新桥的建设高效连接起了易北河南部。2020年,首列火车在该轨道上运行。
汉堡港口铁路的背景信息
汉堡港口铁路是转运码头和欧洲铁路网之间连接的纽带。无论是由港口运往全球货物还是港口接收全球货物,港口铁路都能为所有希望使用汉堡港货物列车的铁路运输公司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持。港口铁路本身并不运营任何列车,但是拥有车辆来维护路线网。
由信息技术支持的先进操作系统确保了所有的铁路运营都有精确的时间,集装箱都能可靠、无延误地送达目的地。
汉堡港口铁路是铁路法规定中的服务设施,它确保当前超过174家的铁路运输公司均能无歧视地使用其轨道基础设施。
汉堡是欧洲最大的铁路港口
每天约有210列货物列车运行在港口铁路的轨道上,总共有5,600多节车厢通过。港口铁路网有长约289公里的轨道(大约是汉堡-柏林的距离),包括771个道岔,其中155公里是电气化的。港口铁路为港口内各公司提供77个侧线。
2022年,港口铁路的总运输量约为4730万吨,是继2021年和2019年之后的第三好成绩。
汉堡港腹地的运输模式划分中,铁路运输的占比正在提升。2015年,铁路在所有运输方式中所占份额首次高于卡车(42.4%),达到45.3%。2022年,铁路所占份额已经达到53.9%。
目前共有170名汉堡港务局员工在汉堡港口铁路工作。
汉堡港铁路的全部车队在施普雷河港岛(Spreehafeninsel)维修了70多年。2014年,新建成的车间大厅给11名经验丰富、资质深厚的员工提供了理想的工作环境,来自第三方的车厢也首次在这里进行维修。
1200平方米的大厅里有两条48米长的轨道,无论是制动检修、轮对更换、车皮部件更换还是针对其他损坏的修复,港口铁路车间的员工都能针对许多标准或特殊货运车厢的不同损坏情况迅速提供修复帮助。
车间所在地还拥有约600米的停靠轨道。按需要车间可以收集起整个港口地区损坏的车厢,车间每年能维修和保养几百辆货车。此外,HPA的客户还可以在车间旁边的仓库中储存备件。
车间拥有根据(欧盟)第445/2011号条例(ECM)颁发的维修中心证书,取得了德国货运车主协会(VPI)的认证,并被授权根据DIN EN 15085-2标准焊接铁路车辆和零件。
港口铁路的基础设施还包括Alte Süderelbe港口火车站及其独具特色的塔楼。该火车站于1995年投入使用。
在Alte Süderelbe港口火车站可以顺利控制铁路交通和西部港口码头之间的集装箱装卸。
充满未来感的信号塔也于1995年建成。它的建造规划是由汉堡建筑师事务所me di um制定的。该事务所还设计了前英格兰轮渡码头、改造了奥滕森的Zeisehallen建筑群。
控制中心的房间离地面有15米高。这样的设计既提供了最佳视野,又能保证轨道的照明不会阻挡视线。
为了提高东、西港口间和德铁铁路的连接效率,HPA新建了两架桥:
- 带有独立铁路桥的Retheklappbrücke桥
- Kattwyk铁路桥
这两座桥的作用是缓解铁路和公路交通流量。
对于运输公司来说,铁路是最快、最环保的运输方式
HPA的港口铁路设立了奖励机制:将生态理念引入INES收费系统中,鼓励铁路运输公司通过可持续行动来减少使用费。
汉堡港铁路作为欧洲发展先行者,其另一领先举措是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基于噪音收费的规定。自此规定实行以来,配备有低噪音制动器的车厢数量上升到52%,这充分体现了HPA港口铁路和用户们在齐心协力地朝着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
另外,如果调车车头配备了烟尘过滤器从而减少了港口的污染物排放,那么用户在港口内部通行所收取的费用就会减少。
From then until today
1866-1900年
1866年8月11日:汉堡港口铁路开通:Berliner Bf - Sandtorkai;由柏林-汉堡铁路公司运营。
1869/1874: Kaiser-、Dalmann-、Hübener-和Strandkai与Berliner和Venloer 火车站连通。
1872年12月1日:易北河大桥铁路开通:汉堡-Venloer火车站(后来的Hannoverscher火车站,位于Lohseplatz / Stockmeyerstrasse)。Venloer火车站和Grasbrookhafen之间的港口铁路设施开通(Grasbrook铁路)。
1876年1月18日:Altonaer 港口铁路隧道开通(Altona Palmaille – Altona Kai)。
1880年:易北河南岸的第一条港口铁路轨道到当时的Petroleumhafen(今天的西南港),是易北河左岸的第一个港口船坞;港口铁路所运输的货物占所有进出港口货物的45%。
1882年7月1日:Grasbrookhafen的Kaiserkai、Dalmannkai和Grasbrookkai与Hannoverschen 火车站(Lohseplatz)连通。
1888年:Kai rechts火车站(位于易北河右岸)开通;易北河右岸的港口铁路轨道长度约55公里。
1893年1月2日:汉堡港口铁路南站(原Niedernfelde Rangier火车站)开通,连接Wilhelmsburg;港口铁路网轨道总长约90公里。
1893年1月2日:Wilhelmsburger工业铁路开通。
1900-1950年
1907年:哈尔堡海港火车站开通。
1912年(至1974年):Neuhof 和Waltershof之间的轮渡服务开通;1938年最大交通流量达到91,000辆渡轮车厢。
1913年:在Waltershof的Köhlbrand以西开通了第一条港口铁路轨道;此时港口铁路网包括私用侧线轨道的总长度达到240公里。
1920年:汉堡南站(主要的港口调车场)投入使用,带有进出系统(2个驼峰车场)。
1921年4月-1923年:Köhlbrand West到德国船厂码头的轨道交通。然而随着Köhlbrand大桥的开通,轨迹交通在1974年被弃置。
1926年3月31日:Freihafen-Elbe桥作为公路桥开通,东侧设有一条港口铁路轨道。
1927年9月1日:Hohe Schaar铁路开通(属于普鲁士财产,由Wilhelmsburger工业铁路(WIB)运营)。
1929年11月27日:Waltershofer Bahn Hausbruch - Waltershof和Waltershof港口铁路站开通。至此海港铁路的线路长度375公里。
1934年10月24日:Rethe吊桥的开通将公路、铁路交通与分离的港口铁道线路相连。
1937/1938年:Hausbruch - Waltershof线延伸至Finkenwerder飞机工厂。
1941-1943年: 扩建Waltershof站,用于矿石装运。
1950-2000年
1962年:启用Hohe Schaar港口站,配备了第一个中央轨道图联锁装置和液压轨道制动器。
1962/1964: 港口铁路接管了1893年开通的Wilhelmsburger工业铁路。
1965年:开始对港口铁路在Hohe Schaar和汉堡南站进行电气化改造。第一列由电力机车牵引的货物列车抵达汉堡港。
1965年:Hsw信号所投入使用。
1966年:Burchardkai集装箱码头开通并与铁路相连。
1971年:港口铁路汉堡南站的第一个电点加热系统。
1972-1976年:Waltershof站的扩建和现代化改造。
1972年9月30日:最后一列蒸汽机车离开汉堡南站。
1973年3月21日:连接Hausbruch-Hohe Schaar线的Kattwyk桥开通;该桥净空高5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升降桥;Köhlbrand河上的铁路渡轮被弃置。
1973年:Mühlenwerder地区火车站投入运营。
1974年:Alte Süderelbe地区火车站投入运营。
1976年:Waltershof站的Whf中央信号所投入使用。
1977年3月5日:汉萨港投入使用,以及对承担重达5000吨的矿石列车的铁路连接进行电气化改造。
1978年:接管Altonaer港口铁路设施,包括970米长的德铁铁路隧道。
1981-1982年: Waltershof、Mühlenwerder和Alte Süderelbe车站的电气化。
1983年:Hausbruch - Kattwykbrücke - Hohe Schaar线路的电气化改造。
1988年:将港口铁路从Wilhelmsburger居民区迁出,从Hohe Schaar铁路到Pollhornweg / Schmidts Breite / Bei der Wollkämmerei路段的主轨道正式投入使用。
1988年:采用SpDrS60技术的Hof (Hohe Schaar) 信号箱投入使用。
1991年:举办了 "港口铁路125周年"庆祝活动。
1992年:关闭了Altonaer 海港铁路和隧道。汉堡将Cuxhaven港的美国港口所有权割让给下萨克森州。因此,汉堡港口铁路也不再负责该地的港口铁路轨道。
1995年9月30日:港口铁路Alte Süderelbe站启用:圆顶运行目标制动,调度中心。
1997年:世界上唯一的飞机“交叉道口公路”在Airbus的Neß主堤上投入使用。
2000年至今
2002年:Altenwerder新港区的轨道开发,包括集装箱码头、仓储和配送业务以及延伸到Moorburger Elbdeich的Altenwerder Ost轨道组。
2005年5月1日:修订《铁路法》(AEG): 港口铁路被授予公共铁路基础设施公司(EIU)的名号,自此港口铁路接手了运营管理。
2005年10月1日:"电力和港口建设局 "更名为 "汉堡港务局"。
2006年:为建设港口新城(HafenCity),拆除Sq信号箱和Bf Kai rechts的铁路设施。
2007年9月:与DB Netz AG共同提出 "2015年港口铁路总体规划"。
2008年12月:港口铁路因其杰出的物流方面成就获得2008年地中海捷运物流奖(Medlog)。
2009年:在Hausbruch建立与DB Netz的双轨连接。
2011年:第一个港口铁路地热点加热系统在Rossdamm(Roeloffsufer)投入使用。
2012年11月:第100家铁路公司签署使用合同并开始在港口铁路上行驶。
2013年8月:位于Spreehafeninsel的新办公大楼落成。同时还建造了一个新的车间与仓库组合楼,内部设有社交场所。这座办公大楼是汉堡第一座被动式办公大楼,并获得了国际建筑协会内的优秀项目奖。
2014年8月:在新设计的Spreehafen基地,货运车厢车间投入使用。第三方的货车也首次被送到这里修理。
2014年10月1日:港口铁路将其新的交通管理系统transPORT rail投入使用。
2015年12月:港口铁路与835米的Maschen-Padborg火车线的连接站(Hohe Schaar站)开放。
2016年9月14日至17日:庆祝汉堡港口铁路150周年。
2017年4月21日:新机车服务站开始施工。作为Alte Süderelbe港口火车站的一部分,Dradenauer Deichweg上正在计划建造一个现代化的服务综合体,其中包括机车停放区、车间、加油站以及办公室和社交场所。其设立目的是避免机车不必要的空驶。
2017年12月15日:Retheklapp桥正式开通。每座桥的跨度为104米。桥区的航道为64米宽。
2018年: Retheklappbrücke整体完工。
2018年: 新机车服务站完工。这个全自动设施十分独特,它提供了32个新的机车停车位,以及一个沙子加注站和一个柴油加油站。其核心部分是一个80 x 75米的转移台系统,用于将轨道车辆转移到停车位置。
2020年12月14日:在原Kattwyk桥以北58米处的新Kattwyk桥开放交通。它分流铁路和公路交通,改善了交通状况。原Kattwyk桥仍供公路交通使用,新Kattwyk桥则由铁路使用。
2019年:联锁技术从模拟转向数字化。
2021年:港口铁路运输量创下史上新高:4850万吨;279万 TEU。